激发农贸市场“烟火气” 打造供销两旺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12-17 10:05   作者:覃吉彬   来源:融安县供销合作社   打印正文


融安县鑫合城南农贸市场是由融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全额投资建设的融安县域最大的农贸市场,是联结基层社供销社商超农产品采购的社属龙头企业,自正式营业以来,融安县供销社紧随市场形势,不断改革经营模式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作为融安老百姓的“菜篮子”,融安县城南农贸市场致力于用服务和口碑留住“人间烟火”,确保蔬菜物资平稳供应。

作为县城内最拥堵的市场,融安县供销社加强在城南农贸市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一是新建1000m2的停车场。今年以来,融安县供销社向政府申请在市场内投入20万建设占地超过1000㎡的停车场,建成汽车停车位60个、三轮车停车位80个、电动车停车位120个,有效缓解周边菜农出摊、群众买菜高峰期停车难问题,规范了市场周边交通秩序、强化应急支援保障能力;二是搭建阳光雨棚。累计投入10万搭建阳光雨棚,解决商户营业、群众购买时雨季挨雨淋、夏季遭暴晒发生中暑的问题,覆盖商户达150余户,每日受益群众超1000人;三是标准化建设市场。累计投入5万元对市场内活禽宰杀分离、主辅通道、标识标牌、电子监控、无障碍通道等进行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归行划区秩序井然,并安排人员24小时对市场安全、卫生保洁、环境整治等全天候现场巡查监管,为商户、居民全力打造环境整洁、品种多样、食品安全的“安心”市场环境。

融安县供销社聚焦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热点难点,严格市场各项管理制度,提升市场服务能力,为商户、群众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一是严格规定市场管理制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所辖农贸市场开办方推行“黄红牌”制度和计量失信退出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自治,督促农贸市场内的交易公平公正。今年以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集中检查3次,查处一起商户违规使用作弊电子计价秤,对“鬼称”发出全县首张黄牌。是减免商户押金租金。引导城南农贸市场管理方转变经营理念,认真落实行业租金减免政策,第一时间对所属承租经营户进行梳理,制定租金免减方案,吸引商户积极进入市场内经营,为他们减轻经营负担。融安县鑫合城南农贸市场累计减免5户困难商户部分押金5.6万元,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助力商户“轻装上阵”。三是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今年9月,融安县供销社携手桂林银行推动全县首家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点落地城南农贸市场。该综合服务点助力城南农贸市场开展智慧化市场建设工作,市场内部全部实行电子收款码,帮助商户方便快捷结算。同时也为市场内商户提供金融服务,为商户提供快速、有效、放心的信用贷款服务。

融安县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流通渠道优势,以社有企业为主体,激发社有企业招商活力,拓展城乡居民“生活圈”。通过与柳州成团“打边炉”商家强强联手,发挥“打边炉”新型网红打卡效能,扩大市场影响力,产生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市场人气,为商家提供更多商机,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城南农贸市场是全县第一家“打边炉”农贸市场,成为融安县冬季里最具有“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凝聚人气,让老百姓直接在市场内买到最新鲜、最高品质的食材,通过引进炭火炉、不锈钢盆、小板凳,加上现购的新鲜食材,围炉而坐,就能体验到一次融安极具烟火气的“打边炉”松弛感。“打边炉”是城南农贸市场将闲置场地有偿提供给商户经营,带动了市场内活禽宰杀、肉摊食品销售,让城南农贸市场成为最具烟火气的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模式,缩短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多方共赢,便民利民,优化营商环境,也充分体现融安县供销社在“筑巢引凤”全力推动社有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为社有企业建设发展增添新活力。

(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主任陈红到融安县城南市场调研)

(城南农贸市场内“打边炉”成为融安县冬季里最具有“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

(在城南市场东门新建停车场,有效缓解周边菜农出摊、群众买菜高峰期停车难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