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柳州市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资源和流通服务网络优势,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拓宽柳州名优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1—7月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9.9亿元,同比增长24.55%。
一、全方位搭建产销平台,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
一是依托传统节日、文博旅游等载体,以“供销大集”为抓手,整合供销系统资源助农增产增收。累计举办供销大集169场,实现总交易额1360.95万元。二是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深入开展消费帮扶行动,组织指导85家经营农副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入驻“832平台”,并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积极参与消费帮扶。1—7月,全市供销社系统通过平台实现销售金额4910.59万元。
二、多举措发挥资源优势,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市供销社积极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多措并举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快捷通道。柳江区供销社下属百朋镇绿顺莲藕专业合作社积极拓展莲藕销售渠道,今年以来收购鲜藕1200吨,价值11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三江县供联公司大力推动优质大米、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出山”,前7个月实现农产品销售额768万元;市供销社积极搭建跨区域合作机制,实施“南货北调”,于今年8月成功将“柳州供销系列产品”和“柳州供销螺蛳粉”推介至2025年鄂尔多斯市“消费帮扶”助农周暨“暖城多味”消夏周活动,为柳州特色农产品进入北方市场开辟了新渠道。
三、强品牌构建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
市供销社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推动相关项目落地,以项目培育品牌,以品牌促进增收。一是建立“区、市、县三级供销社联动”机制,与自治区供销社、融安县供销社共同投资建设中国融安金桔交易市场项目,致力于将其打造为服务金桔产业的核心平台,深度融入金桔全产业链建设——从前端的种植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到中端的精深加工与品牌包装,再到后端的市场销售与冷链物流配送,为农户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有力推动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支持柳州新联供销集团与时鲜合作社合作,引进先进烘干设备,联合开发九品莲花茶,并在鲜花初加工环节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支持、资金帮扶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支持产能提升、市场拓展和产业升级。
四、建网络畅通供应链,破解农产品流通瓶颈
充分发挥农村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加快推进“储、运、销”一体化网络建设。统筹推进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项目,规划总投资12.29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54亿元。建成及在建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7个,总库容达9.4万立方米;建设农产品产地保鲜仓68个,库容5.84万立方米;配备移动冷藏车70辆,总库容量253立方米,显著缓解了农产品“出村进城”过程中的保鲜难题。